1.標準物質的特性
-每種元素都經過準確的測定和校準,具有已知的濃度和純度。這些標準物質可以作為參照物,用于比較和校準分析儀器的測量結果。
-例如,在光譜分析中,通過測量樣品中元素的光譜信號強度,并與相應元素的光譜信號強度進行比較,可以確定樣品中元素的濃度。
2.混合原理
-SCP33元素混標是將多種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穩定的混合物。這種混合方式可以模擬實際樣品中多種元素共存的情況,提高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混合過程中,通常會采用準確的稱量和混合技術,確保每種元素的比例準確無誤。同時,還會考慮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避免發生化學反應或沉淀等影響分析結果的情況。
3.校準和溯源性
-SCP33元素混標的制備通常遵循嚴格的標準和規范,確保其具有溯源性。這意味著混標的濃度值可以追溯到國際通用的長度單位標準,保證了不同實驗室之間分析結果的可比性。
-在進行校準時,可以根據具體的分析方法和儀器要求,選擇合適的濃度范圍進行校準。通過建立標準曲線或使用內標法等方法,可以提高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精密度。
SCP33元素混標的使用注意事項:
1.基體匹配:確保制備校準溶液和用于分析的樣品之間的基體匹配。例如,如果校準溶液是用5的硝酸制備的,那么樣品溶液中也應含有相當含量的硝酸,以減少基體效應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2.共存元素干擾:注意校準溶液整體的基體與樣品溶液中共存元素種類與濃度的匹配問題。某些元素之間可能存在譜線干擾、化學干擾或物理干擾等,在選擇時,要充分考慮樣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擾元素,必要時可采取適當的預處理方法(如加入絡合劑、基體改進劑等)來消除干擾。
3.精密度和不確定度:關注校準溶液的精密度(不確定度),例如某元素的濃度標注為100±4ppm,這意味著在該濃度附近存在一定的測量不確定性。在進行定量分析時,要考慮這一不確定度對結果的影響,尤其是在低濃度區域的測量,不確定度可能會對結果的準確性產生較大影響。
4.儲存條件:SCP33元素混標應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保存,一般需避光、低溫(通常為2-8℃)保存,以防止標準溶液的變質和濃度變化。在使用前,應將標準溶液恢復到室溫,并搖勻后再使用。
5.有效期:注意標準溶液的有效期,過期的標準溶液可能會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在使用前,應檢查標準溶液的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確保在有效期內使用。
6.操作規范:在使用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使用干凈的移液管、容量瓶等器具,避免引入雜質和污染。同時,要注意標準溶液的取用量,避免浪費和誤差。
7.質量控制:定期使用有證標準物質或質控樣品對測量過程進行質量控制,檢查儀器的性能和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如發現測量結果異常,應及時查找原因并進行處理。